親身體驗德國煤礦安全

“礦井工作”的德語說法字面意思是“不見天日的工作”。在今天的德國煤礦行業里,工人們仍舊沿用以前的打招呼的方式:“祝你平安出井”。從遺留下來的這些詞句可以判斷,以前的德國礦井工作同樣是危險行業,但是今天,“祝你平安出井”可以單純地被當作打招呼的方式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在德國北部伊本布倫煤礦里,《國際先驅導報》記者日前進行了一次關于煤礦安全的考察。這是德國最北部的無煙煤礦,員工2077人,每年生產170萬t高級無煙煤。這里也是歐洲最深的煤礦,在歐洲大陸最深處的井下之行更像是一次散步。
              ——不準記者帶電池
    換上礦工服、安全帽,帶上礦燈和氧氣袋,再扣上一個火柴盒大小的發射器,就可以進入井下了。據陪同人員解釋,這種每位礦工都佩戴的發射器,信號跟總部控制中心相連,在礦工出現危險的時候,控制中心會立即知道這個礦工周圍發生了什么并立即采取措施.下井之前,記者帶相機的要求被拒絕了,原因是安全起見,電池未經過嚴密的安全檢查之前,是無法進入井下的。這種許可只有德國最高的煤礦安全管理部門才可以發放,而核查的時間長達數周。   升降梯一直把我們帶到地下1350m,眼前是高和寬都有10m左右的拱形巷道,巷道壁最外面由密密麻麻的粗鋼條固定,往里是厚厚的水泥層,再往里緊靠煤層的地方,又有間隔緊密的鋼釬固定住煤層。所有用于固定的設施厚度達到30m。
    走進巷道,感覺像是走進了一個頗為氣派的城門。巷道兩側每隔10m左右裝有日光燈,保證相當好的能見度。只是在察看具體細節的時候,需要用攜帶的礦燈。巷道的頂上延伸著粗粗細細的管道,冷卻用水、廢水、瓦斯以及新鮮空氣各有自己的管道或進或出,井然有序。
    這里滅火的措施很完善。除了常規的滅火器之外,在巷道的頂端,每隔數10m還懸掛著許多裝滿水的塑料籃狀物體。安全人員說,萬一發生爆炸引起火災的時候,這些裝置會被擊碎,儲存的水會幫助阻止火勢蔓延。
      ——提防瓦斯,也利用瓦斯
   在礦井巷道里,每隔一定的距離,都有關于瓦斯濃度以及風速等安全數據監測裝置,附近的一張安全數據板上記錄著當時的檢測情況。除了固定的裝置外,還有流動的安全監測人員隨時檢查。在巷道的一處,一個瓦斯吸收裝置正在運作。負責操作的礦工說,這個裝置延伸到了煤層深處300m的地方,用4天的時間把附近區域的瓦斯吸收干凈,所有瓦斯通過巨大的管道通向地表。95%的瓦斯能被有效利用。
    如果發生瓦斯爆發,礦工隨身攜帶的氧氣袋就會派上用場。而在巷道的每隔25m處,還有數量充足的強氧氣呼吸裝置。
    整個礦山還裝有一個因安全數據超標而會自動斷電的系統。當瓦斯濃度到了1.5%這一警戒線時,所有礦山的用電會自動脫閘,工作中斷。
     最深的地下也與地面監控中心保持著毫無障礙的聯系。記者在參觀中發現,所有監控人員的眼球都沒有離開過面前的電腦或者是電視屏幕。安全部門負責人阿豪斯先生說,在地下發生事故的時候,順暢的通訊系統會立即把情況報告到監控中心,所有相關的處理人員都會迅速趕到現場。
            ——安全投入不足就關門
    阿豪斯領導的礦山安全管理人員24小時不間斷到井下檢測安全狀況。此外,德國國家安全生產部門每周都有人員到井下突擊檢查。另外,礦工們投保的工傷事故保險聯合會也有安全生產監督部門,會不定期派員到井下進行巡查。
   這里沒有不經系統培訓就進入礦山工作的礦工。阿豪斯說,所有的礦工都必須經過至少3年的礦業學校以及礦山實際工作的培訓。在正式成為礦山職工之前,必須通過礦山組織的集中的安全生產培訓。在工作中,他們還要定期進行培訓。長期不造成事故的礦工還會獲得相應的工資增長。在這里,最近的一次大事故發生在5年前,只有1名礦工死亡,且原因是礦工自己操作不當。

平頂山市安仕達科技有限公司
13393755221
技術服務:0375-2222859
地址 :平頂山市葉縣文化路工業園

掃碼關注我們